考研总结

文章目录
  1. 1. 前言
  2. 2. 院校选择
  3. 3. 初试阶段
    1. 3.1. 计划的制定
    2. 3.2. 心态问题
    3. 3.3. 报班问题
    4. 3.4. 初试综述
    5. 3.5. 英语(二)
    6. 3.6. 数学(二)
    7. 3.7. 专业课(北京工业896)
    8. 3.8. 政治
    9. 3.9. 锻炼
    10. 3.10. 我的记录
    11. 3.11. 我的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2. 3.12. 其他
  4. 4. 复试
  5. 5. 北工业复试(计算机技术)
    1. 5.1. 流程
    2. 5.2. 听力
    3. 5.3. 笔试(c语言)
    4. 5.4. 专业面试
    5. 5.5. 英语口语
    6. 5.6. 联系导师
  6. 6. 结语

前言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一直想能在考研结束后写一篇总结,把自己在大半年的学习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和收获记录下来,希望能给后来人一些帮助。
  就在最近短短几天时间内,命运似乎跟我开了个玩笑,等待录取结果时,我满怀希望;出结果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在名单上;然后我选择了调剂到非全,就当我失落地回到学校,接受了这个事实的时候,我又收到一封全日制扩招,我又被全日制录取的邮件,于是又连夜赶到北京。
  这几天,我更深切的感受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其实无论全日制还是非全,都不能简单地看作好事或者坏事。对待生活,应当少一些得失心,多一些平常心。这样才能在这个略显浮躁的世界中,保持一份自我,多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_^)。
  因为这篇总结是分几次写完的,并且简单地以有没有考上第一志愿作为标准,所以在某些段落我写的”这次考研失败了”,不要感到奇怪。
  我的四门课的成绩分别是:政治59、英语二57、数学二83、专业课134,总分333,报考的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我的总分并不算高,初试排名68名,最终排名74,总共招收76个人。
  在我看来,考研其实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院校选择、复习计划的制定、计划的执行、复试等都是需要关注的,全方面的应对才能让考研更有些保障。在准备初试的时候,我也特别的迷茫,但是我想,一定有一条比较正确的道路,如果我能找对方向,并且用上全力,肯定能考上的。
  我开始考研是在三月份,我用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去各个学校的研招网查看学校历年的报考人数、录取分数、专业课等信息,然后就确定了学校。

院校选择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选的学校不合适,会直接导致考研的失败。每年肯定会有一部分这样的同学。所以说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准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应当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
  其实弄清楚自己的意愿和恰当的评估自己后,选择学校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具体来说,要做这样几件事:

  • 评估自己能考多少分
      这应当是一件必做的事情。初步确定考试科目后,结合自己的基础、学习能力、大学经历,甚至是高中初中的学习成绩(高三的成绩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给出一个自己能考到的分数。
  • 逐步确定学校
      一般来说,可以先确定地区和学校层次,再去搜索这个地区有哪些学校,初步筛选后再一个个的去学校官网查看考的专业课、最近两年的复试线、复试比例、报考人数、初试复试成绩排名等信息。看自己估的分数能不能排到一个比较稳妥的位置。(官网没有的也可以从自己师哥师姐,报考学校的QQ群里获得)最好可以找到往年真题先看一下难度,有的考察算法比较多,难度就比较大了。
  • 最后再关注一下复试情况
      有些学校复试还考四门课,还有上机。如果是这样的话,复试难度仍然很大,自己也应当慎重考虑。
      
      就我自身来说,我以后想从事计算机行业,所以先确定的北京或上海的211,然后专业课只考数据结构的,我的数据结构基础还可以,这样可以让优势最大化。看了上海的学校专业课都不太合适。再加上听说那边学校和人对外不是很友好,所以最后就锁定了北京。另外根据自己的能力,我一开始就决定考专硕,然后给自己估分政英数专 55 65 120 120(o(╥﹏╥)o结果最后栽在数学上了),经过一圈的考察,最后报了北京工业大学。
      选好学校后就尽量不要乱变动了,也有很多人在十月份填志愿前换学校。另外有的同学觉得周围很多人报这个学校,就感觉竞争很大,因此换学校。我觉得其实这个理由基本不成立,首先你周围的很多同学可能初试就被刷掉一大部分,并且你的更多的竞争对手是在别的学校,自己学校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要着眼于整体难度。既然自己已经评估好了自己的分数能考上,就没必要想那些没用的了。在选学校的时候,我身边也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同学选好学校之后,逐渐发现身边好多人跟自己选了一样的学校,然后都开始换学校,结果这样换换换之后,很多同学最后选择的学校还是很多人报,反而第一次选的那个学校倒是没有几个人报了。并且现在看来,很多同学考不上是因为自己初试成绩不好,是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因为来自同学的竞争。
      关于确定学校的时间,我认为可以尽量早一点确定,因为学校的客观条件都在那了,你早确定了也能早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合适,也能及早更换别的学校。另外最晚最晚也要在暑假之前确定,因为一般暑假就要开始专业课的学习了,如果学校考不止一门专业课,那么相应的时间也要提前。

初试阶段

计划的制定

  然后就正式开始复习了,刚开始复习肯定没有头绪啊,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看,然后我就去网上看别人的总结,看个几十篇,然后会发现那些考高分的人虽然每个人的复习方式可能有些差别,但都是有些共性在里面,抓住那些共性,再结合自己的情况,就有一个自己的复习计划了。
  第一次考研,谁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需要你去尝试,并且要知道制定学习计划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刚开始要大胆的去制定计划,然后大胆地去执行,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随时可以调整啊。
  无论是刚开始还是之后的学习中,也不要忘记了”身边的同学”这个宝贵的资源,平时在路上或是闲聊的时候,可以向你身边的学霸同学探讨一下,问一下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计划,然后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计划。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好几次这样的经历,跟同学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制定的计划不太合理,然后马上调整了。
  在平时一定要多思考,多总结,想一下自己的计划是否有哪些改进的地方。
  (学习地点的选择:一定一定不要在宿舍复习;如果你没有那个自制力,尽量不要自己复习;最理想的地方是周围的人都是考研的&都不认识&安静的地方。)
  在看总结的时候,遇到好的总结,一定要保存下来,随着自己的复习,再读也会有新的感受和收获。
  比如这篇 O(∩_∩)O ~~

心态问题

  一定要想好自己为什么考研,这可能决定到你能否坚持到最后。
  一旦决定了考研,就应当树立”一定要考上!”的信念。即使你已经感觉自己没希望了,你也应当让自己尽最大的努力认真复习,然后认真的参加完每一场考试。这样也能对的起自己当初的决定。当然我这么说肯定不只是头脑发热,是有原因的:
  ①.你的感觉是不准确的。复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直到十月份左右,大多数人可能根本感觉不到进步,因为一直都在打基础和强化,你的学习也没有被量化。而这之后,数学开始做真题,从试卷上的分数的变化,你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进步,并且在这时候查缺补漏,你攻克一个知识点,可能就会做了这一类题。专业课来说,这段时间也是正在强化各个知识点的关键时期。而政治更不用说,政治最后这段时间可能就是从20分到60分的飞跃。所以在十月份十一月份许多人放弃的时候,正是提分的关键时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根本没有理由在这个时间放弃啊。
  ②.另外其实复习的状态不好,不一定就考不上。有同学从暑假就状态不好,感觉没希望就放弃了。而也有同学中后期状态也不好,午睡也会经常睡过头,但是他当时也跟我说过他的态度:放弃是不可能的,就算考不上了我也会去参加考试的。最后事实证明,他考的分数并不算低,最后也考上了。
  还有同学初试考完了,分数也还可以,但是今年学校报名人数比较多,自己感觉没希望了,并没有充分的准备复试,结果最终也是差一名可以录取。
  从某些方面来说,考研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了,一些人到了后面心态爆炸了,是非常遗憾的。。。
  (可能说到了一些同学,希望不要介意,我只是希望能写的更客观一点。)

报班问题

  我没有报任何辅导班,一是感觉报个辅导班好贵呀;二是感觉没必要报班。
  我发现我的上一届的师哥师姐们,大多数取得高分的并没有报班,所以不报班应该是也可以考个好成绩的。
  可能有的人报班,会提高成绩,但是更多的人报班可能没什么用。只能说报班有好处也有坏处吧,好处可能就是有人给你规划好,资料和课程也会给你安排好。坏处有上课的时间可能会打乱你的其他安排,然后上课的环境也可能比较差,所以导致去上课的人一次比一次少。并且报班的人可能有一个想法,就是报了班就感觉自己不用干什么了,光跟着去上课就行了。这是不对的。
  无论报不报班,都是需要你有自制力的,报班的科目更需要重视。
  另外我个人认为,报班所获得的基本上自己也能做,并且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考验和挑战,也是一个提高自学能力的机会,如果能够自己学会制定计划,控制自己,最后能考个好成绩岂不是更有成就感。

初试综述

  我先说一下复习的大体流程吧。初试的整个备考阶段一般分为基础、强化、冲刺。
  暑假之前是基础阶段,暑假到大四开学是强化阶段,最后两三个月算是冲刺阶段。
  基础阶段主要是英语跟数学,其中英语的主要任务是背单词+长难句+阅读,数学主要是把所有的知识过一遍,第一遍可以一章一章的复习。然后上午数学,下午英语(对应考试的时候上午数学,下午英语),晚上再根据自己的情况看数学或英语。
  另外在整个初试阶段,每天早上都要拿出时间来复习之前背过的单词,毕竟单词会不断地忘,需要不断地重复。前期可能花费时间多一点,越往后用在单词上的时间可随之减少,然后开始背作文。
  强化阶段的英语主要是精研历年真题,光做阅读部分即可。数学的主要任务是强化知识点+大量做题。这段时间晚上也要开始专业课了,第一遍看课本做课后题就行。
  冲刺阶段英语继续强化阅读,再开始做其他的题型,然后可以成套的做模拟题。数学主要是做历年真题,一天上午做一套,第二天上午改前一天做的。这样30年真题,两个月时间。其中可以穿插着做些模拟题。专业课可以做学校的期末题和历年真题。然后最后两个月开始看政治。
  最后一个月需要拿出特别多的时间在政治跟英语写作上,同时还要定期做数学套题跟英语阅读来保持状态,所以数学和英语的进度快一点能给后期节省很多时间。

英语(二)

  整个英语核心任务:提高词汇量/读懂句子。
  英语的基础阶段我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背单词,第一遍单词我是用的17年的红宝书,一个月背完了必考词,其中必考词有大概30单元,每天下午午睡后,到自习室,花费大概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背诵一单元新单词+复习单词。复习单词有个方法(也可以参照王江涛十天搞定考研单词),每一天背的单词分别在一天后、两天后、四天后、八天后复习,可以自己画一个表格。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重复”,这样中间一段时间可能会很累,一天复习的单词特别多,但是坚持下来之后,就会发现有效果。由于我英语水平特别的差,四级都没过,为了准备六月的四级考试,第二遍单词我又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背诵四级单词,第三遍又背18红宝书,但是只背了十个单元的必考词就没再背,第四遍就到暑假了,我见到了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单词”,我花了十天的时间选择了十天版本的计划,经过这一遍单词之后,感觉效果还可以,于是结束了英语基础阶段的复习。
  (在背十天搞定考研单词的时候,那几天六点之前就起床,早上晚上都需要背单词,在中间的几天需要复习五个部分的单词,大概一天花费四到六个小时,中间确实很痛苦,但是好在回报跟付出是成正比的。)

  在基础阶段除了每天一个多小时的背单词,我在剩下的一个多小时,先是花了半个月时间看朱伟的题源报刊,之后为了准备四级,做了历年的四级题,再之后学习了何凯文的长难句,这时就已经到暑假了。
  基础阶段存在的问题:随着复习,我发现了自己复习计划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说一下背单词的问题,直到看见”十天搞定考研单词”,我才突然发现自己以前背单词的方法存在着问题。虽然之前知道背单词的要点是重复,但是我之前选择的红宝书每个单词的意思都给罗列出来,但是常考的意思只有那两三个。并且我在背的时候,单词意思,词性,例句都看,这样背一遍就需要花费特别多的时间,并且背到后面前面又忘了。如果再让我重新来一次,我会直接选择朱伟的”恋恋有词”或者”十天搞定考研单词”,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背完第一遍,然后再长期巩固,不断地重复。第一次背的时候不要背的太多,可以第一遍只记两个最常考的意思,第二遍记忆词性,第三遍或者第四遍再看看例句。总的来说有这些要点:短期突击、长期巩固、少量多次、不断重复
  其次基础阶段复习顺序也有问题,如果重新制定计划,我会这样:把长难句放在开始,然后在看文章和做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和巩固对长难句的理解。并且虽说要注重基础,但是我在单词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其实应当背完单词后就尽快转到阅读(可以用张剑的黄皮书基础版)上来,结合文章语境理解单词才是上策。
  英语的强化阶段,主要任务就是精研历年真题,只做四篇阅读部分即可,我当时看了何凯文的强化班(英一的)+张剑的黄皮书强化版,每天下午先大概花15-20分钟做一篇,然后剩下的时间再开始逐段逐句的读这一篇文章,力求文章中每一句话都知道意思,每一个单词都知道意思。这样四篇需要四天时间,最后再花一天整理这四篇的知识点,一年的真题需要五天时间,另外再加上其他事情,一年的题需要七天才做完,10-17总共50天左右的时间。(到后面可以花一小时做完四篇,然后再每一篇地阅读,一次做一篇跟做四篇是不一样的。)
  我当时尝试过把每一篇逐句地翻译到一张纸上,只翻译过四五篇,这样特别费时,但是翻译四五篇之后感觉还是挺有效果。因为后来时间不多了,所以就没再坚持下去。
  英语的冲刺阶段,我又看了何凯文的五夜十篇,里面是何凯文挑出来的英一跟英二中几篇比较重要的文章,然后一句一句带着学习,并且继续应用他的”KK三步法”.阅读完了之后也需要开始做一下其他题型跟写作了,写作有大作文+小作文,总共25分,也占挺大一部分。我开始准备作文的时候,时间已经不多了,我记得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再后期又要背政治,又要背作文,特别浪费时间。如果再来一次,我会在暑假就开始背诵作文,每天可以花很少的时间,但是背到十一二月的时候就会为政治和专业课节省出来很多时间,只需要找出历年的题目开始动手写就行了,然后总结出自己的一个模板来。
  英语中后期其实主要任务是阅读,把阅读提高了,其他的翻译题,新题型,还有完形填空的阅读问题也就都解决了,只需要再做做题熟悉一下就行了。
  阅读的要点:认识单词+理清句子结构+大量阅读
  写作的要点有:背诵+动手写
  另:英语的写作中你的书写也是一部分,如果书写较差的可以买一本字帖,一天拿出几分钟的时间练习一下,坚持一两个月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建议选择手写印刷体或者意大利斜体,容易练并且字迹清晰,我当时选了王江涛的圆体o(╯□╰)o,那个字体太花哨了。。。。)

数学(二)

  在基础阶段,我是先看的同济课本+杨超的基础班做笔记+《张宇带你学》中的重点课后题,刚开始是看一章的课本,再看一章的视频,再做一章的课后题,一章一章地复习。因为上半年每天晚上的时间我还在A题,再加上分配给英语的时间太多,所以导致数学进度严重落后,我把高数复习完的时候就已经到暑假里了,然后又开始的线代,线代是李永乐的基础班做笔记+张宇带你学课后重点题。本来计划的是暑假之前完成基础阶段复习,但最后基础阶段结束时已经到九月多了。
  基础阶段结束时我也发现了问题,首先是刚上来看课本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反而浪费了许多时间,然后我看的杨超的基础班做笔记的时候到后面就不想写了,以为当时我看的视频他是放的幻灯片,手指头点几下就都在屏幕显示出来了,我做笔记的速度根本跟不上,后来基本没再看过当时的笔记。其次基础阶段我的战线太长了,前面的内容早就忘了。所以我又花了五六天把汤家凤的高数基础班看了一遍+做笔记,发现还是汤家凤讲的比较好理解。
  如果让我重来一次,我会这样安排,高数是,汤家凤基础班做笔记+张宇带你学课后重点题,线代是,李永乐或汤家凤基础班+张宇带你学课后重点题。
  在强化阶段,高数是,张宇强化班+做笔记+高数十八讲+1000题高数部分,这次做的笔记也是我后来翻得最多的。线代是,张宇强化班+做笔记+线代九讲+汤家凤基础班+1000题线代部分。
  强化阶段就可以一本书一本书地看了。
  高数十八讲我用了大概半个月时间,看完的时候是10月13了,然后接着做的1000题高数部分,花了17天,然后就开始看张宇的线代强化班了,看完强化班再看的线代九讲,也是大概一天一讲的速度,在看线代期间,怕高数忘了,就开始穿插着做八几年的高数真题了,前几年的数学没有线代部分。
  可能是我太笨了,我看完线代九讲的时候,感觉还是特别晕,然后我又花两整天时间看完了汤家凤的基础班,这时候才感觉稍微好一点,然后开始做的1000题的线代部分。
  (1000题真的特别难,但是如果坚持下来,肯定会有收获。我只做了每一部分的AB组,C组太难了就没做)
  在冲刺阶段,数学主要是成套的做真题和做模拟题,可以穿插着做,在看线代的时候,我做完了87-91的真题,看完了线代后,我又从03年的真题开始做,但是得分一直在100以下,提不上去,做到09年时得了五六十分,然后我想不能再这么做了,我又买了汤家凤的八套卷来做,模拟题的难度一般都是大于真题的,并且计算量特别大,做了几套模拟题后,我又做10年的真题,得了113,然后10年往后的基本都能100+了。
  在做真题的时候已经十一月中旬了,真的是没时间了,所以当时一上午做一套真题,下午拿出1-2小时来批改,晚上又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复习笔记,占用了其他科目的大量时间,最后真题加模拟题做了大概30套。
  理想的安排应该是一天上午做一套题,第二天上午批改,这样30年真题用两个月时间,也会学的更扎实。
  数学的要点:

  • 理解知识点+大量做题巩固
  • 视频一定要选择老师手写的,这样自己做笔记的速度才能同步。
  • 做笔记很重要,做题不会的时候会应当经常翻阅笔记。并且笔记是要背诵的,做笔记的时候每一章后面可以留下一两页的空白,之后用来默写知识点和总结。
  • 看视频是很快的,如果全天看,高数和线代没几天就能看完,但是不要沉浸于看视频的愉悦,还是需要靠做题来巩固。
  • 虽说基础重要,但是前期也要控制速度,给后期节省时间,后面的时间相对来说更宝贵一些。
  • 真题很宝贵,不要浪费,做真题一定要严格地计时做,找一张纸或笔记本,就当做真正的考试,把步骤都写下来,然后严格地批改+计算分数。
  • 做真题的时候其实多数同学都失分在计算上或者不仔细上,2010年往后的题,如果能把会的都做对,其实考一百二三是比较容易的。
  •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做真题时换个位子做,适应一下各种环境。并且即使做了很多的模拟,真正走上考场后的感觉跟平时仍然不一样的。
  • 数学切忌眼高手低,一定要动手做。
  • 其实不光是数学,复习一定要抓住重点。。。
  • 强化阶段大量做题很重要,冲刺阶段做真题也很重要。(我有同学,到最后一个月了,还没有成套地做真题,而是直接做把真题按知识点分类的题了,我感觉这样就把真题给浪费了,真题只有成套的做才有意义,并且每套题中的题目顺序不一样,难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18的数学,选择题中就有几个难的,结果很多人做的心态就不好了,结果后面本来会做的题也做不对了。我还有同学基础阶段复习光看书,不动手做题,到后来又直接做真题,这样结果可想而知。。。)

专业课(北京工业896)

  我是九月八日开始的专业课,只考数据结构,基础阶段是,天勤的高分笔记+做课后题,然后做了几年学校的真题,留下了三年的没做,接着做的报考学校的本科期末题+照着高分笔记整理了一遍重要知识点,最后到十二月做了剩下的三年真题。
  因为我之前有过做ACM的经历,虽然没有拿过奖,但是对数据结构还是有较大的帮助(论参加ACM的重要性),所以我开始的时间也不算早,如果基础不太好的,建议从暑假就开始。我周围的很多女生也是从暑假就开始专业课了。
  要点就是理解+记忆吧,再就是如果有程序设计题尽量多动手写写,有时间上机敲一下也可以。

政治

  有人说这是一门性价比非常高的科目,因为付出最少的时间就能有较大的回报。但是我也见到有人说这是性价比最低的一门课,因为他在这门课上投入了特别多的时间,但是结果并没有令人满意。我的观点当然是把它当做性价比最高的一门课,把节省出来的时间努力提升数学跟专业课。
  我当时11月28日开始的政治,当时周围的人很多都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他们有些人提前好久就开始看肖秀荣的那些视频了,我室友也看了一部分,但是他也觉得太浪费时间,并且效果也不大。),当时看往年的师哥们都说直接做1000题+肖八+肖四就行,但是总是心里没底嘛,就先买了疾风劲草开始看,看了没多少,感觉效果一般,并且时间也不允许,就不再看了。这时我记得就剩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了,甚至1000题可能都做不完了,因为还是想选择题考高一点,选择题还是要练的,于是又花了五六天的时间狂刷1000题,做完了之后就每天做一套肖八和其他模拟题的选择题保持状态,直到考前。在考前十天左右的时间出的肖四,然后就买来开始背大题。
  (当时肖八的选择题得分:27 40 23 32 27 26 23 33,最后考完政治我接着在考研帮上估了分,选择部分好像只得了不到25分)
  如果再复习一遍,我估计顶多留出一个月的时间,直接做1000题,然后做肖八的选择题+其他模拟题的选择题,最后十天背肖四。(如果你想更稳妥的话,也可以最多留出最后两个月。)
  (如果你拿18年的肖四跟18年的真题对比一下,你会发现基本所有的大题都压中了,并且题目问的都一样,真让人怀疑肖秀荣是不是看过真题。。。去年和今年来说,肖秀荣都押的还是特别准的。)
  (有同学说政治反押题,肖四里背过的都到材料里了,我感觉这种说法有点莫名其妙啊,首先政治并没有不能抄材料这一说啊,另外本来背的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无论在不在材料里都是可以写的嘛。并且政治这门课,写上就能得分啊,即使抄材料也要写满嘛,我身边也有同学以为不能抄材料,结果。。。)

锻炼

  整天在自习室坐着,时间长了身体肯定会出问题,大概到暑假,周围好多同学有上火的症状。。。并且还持续好久。。。并且不运动,身体免疫力也差,也容易感冒。
  在暑假之前我还能每周运动一次,一学期下来后山爬了十几次,到暑假跟同学打了一段时间羽毛球。但是从这之后就没再运动过,我的体质本来就较差,然后身体也越来越差,药也吃了好多( ̄▽ ̄),到最后一个月,我感觉再这样下去不行啊,然后每天下午去操场跑几圈,坚持了半个月左右就到考试了。。。
  所以复习时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多出去运动一下^_^。

我的记录

  开始考研的时候,自己也正在学着做计划和记录每天的生活,然后正好也听说了”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于是在考研期间开始记录每天的时间,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这样自己平时一天能够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状态,自己学习某一科目所花费的时间都一目了然,可以让自己更了解自己,也有利于后续计划的制定。
  (考研期间,也不要忘了多回家看看父母呀,我在考研期间清明假期回家了,暑假回家呆了10天,十月一假期回家呆了三天。我的同学清明没回家,暑假没回家,十月一没回家,结果到十一月多他的父母都从家里来看他了。。。)

  • 学习时间
日期 3月1日 3月17日 4月1日 4月16日 5月26日 6月16日 7月18日
学习时间/h 4 2.5 6.2 3 5 4 2.2
状态 good bad good medium good medium medium
日期 8月15日 9月13日 10月10日 11月10日 11月20日 12月10日 12月20日
学习时间/h 7 7.3 10 10.5 8.2 10.7 10.2
状态 good bad good excellent good excellent excellent
  • 考前几天

  • 临行寄语

  • 考研期间get技能+1

我的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我的复习中最严重的问题就在数学上了,前期因为有课,并且当时还参加比赛,导致进度严重落后,应当暑假之前就结束基础复习,结果拖到了9月才结束,最后几个月虽然赶上来了,但是我感觉后期复习的太快了,一点都不扎实,题简单了就考的分很高,题稍微一难就容易做崩。。。就像今年的题,特别难并且题型也比较新,结果当时做完选择填空心态就不好了,然后后面大题也做的不好。
  所以说对于数学,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控制好进度,稳扎稳打才能考个好成绩。

其他

  其实考研的复习关键在平时的点点滴滴,平时的状态也要靠足够的睡眠来保证,而足够的睡眠需要你晚上早睡觉,晚上早睡觉就需要你控制玩手机的时间。我是一个对手机没有抵抗力的人,之前经常熬夜玩手机,所以我觉得玩手机确实非常影响学习。我在前半年就从家里带了一个不能上网的旧手机,然后平时只带着旧手机,并且晚上不把智能机带到床上,刚开始还是控制不住,但是坚持了一学期到暑假,已经能够基本”戒掉”智能机了(只用来做必要的事情),我感觉对手机的控制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的学习状态。
  研究生的学习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但其实考研本身也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并且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在考研的上半年里,我觉得也需要做一件事,但不是具体的事情,而是让自己的心真正的沉下来,放弃一些无谓的欲望,让自己能够控制住自己。也为后期全身心投入学习做好准备。这需要你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去审视自己,去感悟。我也推荐两本书,《宁静的森林水池》《这个世界的真相》,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看一下。
  考研也许会成为你的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如此长时间并且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一段时光。付出努力,自己都会感动自己。

复试

  初试分数很高的同学,不要轻视了复试的准备,每年都有高分被刷的例子,应当引以为戒。
  对于初试分数不高或者复试任务仍然很重的同学,在初试完之后,不能像很多人一样就完全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等突然反应过来的时候时间已经不多了。当然适当放松一下也无可厚非,然后平时多运动一下,改善变差的身体状况,也为即将到来的复试养精蓄锐,最后尽快收收心,进入复试的准备。
  对于复试,我的态度是全面准备,一般复试都是有笔试,英语面试,专业面试,(上机),首当其冲的是笔试,这肯定是复习的重点,不用多说。对于英语跟上机,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提高的,也要跟笔试一样,及早开始。专业面试可以适当放缓一点,利用零碎的时间,回忆一下自己大学四年如如何度过的,自己最后有什么收获,提高了哪方面的能力。然后可以制作一份简历,等到给老师发邮件、提前见老师、复试,都是会用到的。

北工业复试(计算机技术)

流程

  今天复试完了,明天体检,后天出结果,仍然生死未卜。。。
  趁热先把总结写了,希望能给后来人一些帮助。
  初试和复试各占50%,复试中英语听力和口语各占5%,笔试40%,专业面试50%。复试比重看似挺大的,但其实也不是那么大。老师面试应该也是参考初试成绩的。看17年的成绩,初试分高的基本不会被刷,不高不低的就比较看复试了。但是也肯定会有一部分人逆袭的。
  我按照往年的时间推算,提前订了房间,就早早地来了。结果最后复试时间稍晚了几天,就逛了逛学校,去了北大跟圆明园看了看。其他时间就呆在宾馆复习了,其实根本没必要这么早来。
  3月27日中午12点报道,领体检表。下午一点资格审查,收一些身份证复印件之类的材料。下午两点,开始英语听力,20分钟的时间。到两点四十开始c语言,五点四十结束,c语言考场有三个,座号是根据初试排名来的。
  3月28日全天专硕面试,学硕的在29日,去年是先学硕面试,专硕需要等一天。今年面试分六个组,看名单应该也是按照名次来分的,每组的一号是前6名,每一组的二号是前12名,以此类推。每一组面试四十几个人,分上下午。
  面试分专业面试跟英语面试,两个教室挨着,前一部分人先去专业面试,后一部分去英语面试。
  另外北工业对本校的应该是挺仁慈的,但是也不手软。根据报名号可以大致猜出哪些是本校的。看17年的成绩,初试前55名只刷了两个人,高分就不看了,55-150的大片地被刷,这一段内估计是有15个本校的,然后刷掉了8个。150+名次的就真的是炮灰了。 今年进复试的好像有40个北工业本校的,50-150之间也有13个人。

听力

  看往年的经验贴,之前北工业的听力还是用的零几年的四级题,于是准备初试的时候,我把零几年的四级题的听力原文看了遍o(╥﹏╥)o,事实证明想走捷径是不可取的,提升真正实力才是根本。进考场发现今年听力已经升级到六级了,可以听到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six。。。。只截取了前20个题。笔试完之后我去百度搜了一下,是2005年12月的六级题目。看来北工业就喜欢用零几年的题,毕竟自己录新的肯定很麻烦。
  我的英语水平很烂,四级考了n次,到初试之前的这次考试才过。正因为我的英语真是太差了,所以我真的想把英语学好,不只是为了复试。初试结束之后我就开始了新的英语学习计划。中国人学的都是哑巴英语,都是主要在读和写,而学习一门语言应当是从听和说开始的。所以我先学习了一遍音标,然后从网上找到了一个叫奶爸的老师的课程,是一个一百天的计划,主要是一些视频,前后是按照难度递增的。到复试前我听到了第二阶段,确实能感觉到提高,但是练习的时间太短了,照着四六级水平还是有些距离的。
  另外其实练习的时候可以直接用零几年的听力来练,一定要四六级都看一下O(∩_∩)O~~~说不定就直接做到原题了。。。

笔试(c语言)

  今年c语言的题型是5+3+2,5个读程序写结果,3个程序填空,2个写程序。
读程序跟程序填空都不是很难,详细的已经无法回忆了。
只记得读程序一个是递归的就简单地几行代码,一个是考察static char[]的。
  程序填空有一个是给指针数组中的字符串排序的,指定课本上有这个程序,还一个是文件的,也是课本例题难度,再一个是求最大值最小值的。
  写程序第一个是写一个函数,要求删除字符串中从第k个开始的n个字符,如果删到末尾了就结束。
  第二个是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两个集合分别是用两条链表h1,h2表示。要求写三个函数,每个函数的思路也给了提示。
  merge(node h1,node h2)//求两个集合的并集,对于h2中每个元素,在h1中查找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直接删除h2中这个元素;如果不存在,将这个元素用头插法插入到h1中。
  node create()//要求读入整数,用尾插法建立链表。
  int exist(node
h1,int a)//判断整数a在h1中是否存在,返回0或1。
  因为有些acm基础,我看往年的题,不是很难,但还是把书看了一遍,感觉难一点的题上机写了写。
  如果c语言基础不好,建议从初试结束要尽早开始复习,尽量多上机练习一下,要想笔试拿高分要切实提高编程能力,这种编程能力需要时间的积累,但北工业这个难度,复试之前这段时间好好练完全足够。

专业面试

  现在已经出成绩了,我不在录取名单上。。。某些情况下,也许只是缺少一些运气吧。
  我先说一下自己的面试情况,我所在的组有三位老师,我进去之后给老师简历,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从简历上挑了一个小的项目问了几个问题。然后老师就说没什么问题了,我感觉老师没问几个问题就结束了,就问老师,老师说简历上写的清楚了,就不用再问了。于是我就出去了。
  跟其他同学交流也发现,面试老师不一定是问什么问题,专业知识可能会问到,但是很多人也没有被问到。另外老师确实很关注项目的经历。其实面试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每个老师感兴趣的方向不一样,问的问题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自己说的或者简历上写的东西,一定要保证自己非常的清楚如何实现的,一位老师也跟我说过,老师在考察一个学生的时候,项目经历跟证书是一方面,但是也很重要的是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否清楚,并且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另外像北工业这种生源充足的学校,面试人数多,时间很短,对于我们考生来说,如何再短时间内给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并展现自己的优点,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某些方面来说,面试其实很多方面是基于你的以往的经历,这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把所能做的事情给做好就行了。

英语口语

  英语面试有两位老师,感觉老师还算比较和蔼,在等待面试的时候专业面试那边的教室很安静,而英语面试这边不时传出笑声。我进去后,老师先让做了自我介绍,问了我对哪个方向感兴趣,我说了big data,然后接着让说一下对大数据的理解-_-,我说了I can’t express it in english,然后老师让介绍一下自己的family,这个问题我准备过,然后就直接背了出来。
  虽然口语只占复试的5%,但是如果想要逆袭,是要全面准备的,毕竟复试一分顶初试5分。
  我的初试分数并没有什么优势,并且由于口语水平真的很差,所以我在复试前准备了自我介绍和很多可能问到的问题,背了很多,结果最后只问到了一个问题。另外复试之前一段时间,和几个同学模拟面试,一天模拟一次,等到复试到时候就习以为常了,也不会那么紧张,并且还能发现很多问题。
  复试完之后,和同学交流时我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准备复试的时候都是只注重提前准备可能的问题了,而忽略了对真实口语能力的提升,当然这一能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第二个是我们在面试的时候听不懂老师的问题,即使你准备过这个问题了,但是你听不懂啊,那样的话就白准备了。所以针对英语面试,也要注重真实水平的提高,多跟同学练习一下英语对话,熟悉一下那种感觉。并且很重要的一点,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可以允许你有语法错误,重要的是说出来,即使是一些简单地单词,但只要能表达意思,那就达到目的了。

联系导师

  一般在出成绩之后,出国家线或复试名单后给导师发邮件的比较多,但也没什么规定,其他时间发也是可以的,并且最主要的是初试成绩,高分老师回复的几率是比较大的,分数一般老师不回复很正常,也没什么。
  另外在复试前,可以提前到学校,找老师面谈一下。有的人说很重要,有的人说没什么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毕竟每个人情况都不同。但是一般来说联系是比不联系好的,尤其是联系到合适的老师的话。
  (也可以看一下知乎上这个回答 )

结语

  这次考研最终还是失败了,不过都已经无所谓了,自己选择的,自己也努力过,没什么好抱怨和后悔的。可能有运气或其他成分,但归根到底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从中学到一些东西。生活还在继续,我也要开始下一步的生活和计划了。
  希望自己失败的经历能对后来人起到些许参考或帮助。考研途中一定要尽上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要到最后因为没有尽力而后悔。也希望你们能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最后也送你们一句话: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欢迎与我分享你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taowusheng.cn/
微博:寒枫–0-0–
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tao-wu-sheng
豆瓣:YIFEI